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社动态 > 部省动态 > 内容

情系民生绘新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述

浏览:次 / 发布: / 发布日期:2016-10-31 10:51:00

河南日报记者宋敏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一个地区,只有在关注民生上取得长足进步,这里的百姓才会真切地感到温暖和幸福;一个部门,只有把百姓幸福作为愿景来谋划,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坚持民生为本、服务至上,始终以群众所诉、所需、所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促就业、强保障、聚人才、惠民生,为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向全省人民群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A  稳就业    保障民生头等大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省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坚持落实政策与完善体系并举、新增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千方百计提高就业规模和质量,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年均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以上。今年1至9月份,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11.3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0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60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11.4%、105.9%、105%;城镇登记失业率2.95%,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主要就业指标完成好于预期。

    在“双创”方面,我省着力完善创业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增强。今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51亿元,帮助11.93万人实现创业,带动34.39万人就业,累计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21.81亿元。上半年,全省大众创业扶持项目申报数达到1122个,经过评审,共有536个项目符合资金扶持条件,扶持金额2916万元。

    2016年,我省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1万人,全省人社系统以实名登记、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基层就业为重点,精确管理、精准帮扶、强化服务,促进大学生尽快实现就业。截至9月1日,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96%,较去年同期增长0.24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约3个百分点。我省还向参加就业见习人员拨付见习补贴1854万元,并为20760名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076万元。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新潮流。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8月份,人社部和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备忘录》,召开全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大会,发布《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使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能创业、创成业。到2020年,力争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00万人,带动就业1000万人左右。

    当前,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要途径之一的脱贫攻坚战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和推进。通过转移就业,能再塑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

    B  强保障    织牢生活“安全网”

    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民生之基,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对于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五年,我省各项社会保险运行平稳,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3422.9万人、429.4万人、279.9万人、86.8万人、305万人、196.7万人。

    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建立;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行,有效缓解了群众因大病致贫返贫的问题;社保经办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县以下经办服务机构从无到有,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四个不出村”(即参保登记不出村、个人缴费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

    一张张可喜成绩单背后,凝聚了省委、省政府不忘初心、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并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

    2016年,我省城镇居民医保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80%、75%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78元。在稳步提升待遇水平的同时,从5月1日起,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为19%,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为1.5%,两项费率降低后,可为企业减负超过60亿元。

    当前,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正式启动,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全面开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连续12年上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排定时间表……我省正以“全覆盖、保基本”为原则,加快织就人民生活“安全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C  聚人才    厚植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省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快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不断厚植人力资源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就业+技能=民生幸福”。秉承这一理念,2009年以来,我省以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抓手,着力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造就一批“大国工匠”。该工程的实施,使我省拥有了良好的技能劳动者储备,为我省扩大开放招商、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十二五”期间,全省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866.73万人次,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03.8万人,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2.49倍、4.25倍;2015年年底,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594.1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60.15万人,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了185.1万人、60万人;促进全省城乡新增就业118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9万亿元。

    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近5年,通过职称评审,全省共有9600余人取得正高级资格、8.6万人取得副高级资格、22.7万人取得中级资格,另有70.89万人通过考试取得各类专业技术和职业资格,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省先后建立了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等人才选拔制度,基本形成了上下衔接、梯次递进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带动了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齐全、学科互补、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省在豫院士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49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2人、“中原学者”54人、省优秀专家1367人、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9人、省特聘研究员1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630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286人。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省不断创新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政策,开展重大引才活动。今年4月份,省人社厅组织全省217家用人单位赴清华大学开展“圆梦中原”赴京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服务活动,2372人达成初步就业(签约)意向。5年来,我省共建立30个海外引智工作联络处,资助聘请外国专家7588人次,引进1.2万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D  提效能    服务窗口更“明亮”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经是一些窗口单位的真实写照,群众对此也多有诟病。为彻底整治“三难”问题,全省人社系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梳理流程,改进服务措施,提高工作效能,努力让服务窗口更加“明亮”。

    今年以来,省人社厅把阳光政务工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实施方案》,对办理公共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和手续进行了全面梳理,取消多个方面具体审批事项,规范和精简公共服务流程,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办证多等问题。

    7月1日,省人社厅的行政服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同步启用试运行,其中实体大厅设信访接待、就业创业、职业能力建设、人才开发、劳动关系服务、社保卡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窗口20个,可办理各项对外业务87项;通过网上大厅可办理各类事项80项。截至目前,行政服务大厅共接待群众办事1.3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行政机关“门难进、环节多、效率低”问题,有效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取得了便民、利民的初步成效。

    过去,省直五项社会保险经办各自独立、信息互不联通,群众往往需要跑几个地方才能办齐社会保险手续。今年河南省社会保障局挂牌成立,标志着我省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正式迈入“五险合一”的新阶段,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系统就可完成“五险”申报、缴费,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服务水平的技术支撑。目前,我省正在全面整合社保业务经办信息平台,2017年将完成省级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建设,并启用全新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事项的数据开放、信息共享、校验核对,让数据多跑腿,可让百姓少跑路,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宽进”与“严管”是提升行政效能的一体两面。省人社厅发布的《关于人社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省将实现监管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同时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E  促和谐    为劳动者“保驾护航”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人人都感觉到公开、公平、公正,才会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和谐氛围。我省人社系统以促进和谐、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己任,为全省劳动者“保驾护航”。

    全省各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积极面向企业和劳动者开展劳动保障法律宣传服务,通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有效预防和纠正了大量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5年来,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12.74万户次,接受群众举报投诉23.54万人次,办结案件7.24万件,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71.86万份,为99.78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43.27亿元,补缴社会保险费7.09亿元。

    目前,劳动合同制度在我省全面推行,全省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6%,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各省辖市、县(市)区全部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共受理案件2.99万件,涉及劳动者3.71万人,涉案金额7.53亿元。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受理的案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5500件和3141件,当期结案率增加0.7个百分点。群众对仲裁的信任度与认可度不断增加,满意度明显提高。

    我省高度重视农民工维权工作,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银行代发工资、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和失信联合惩戒等长效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政策措施。今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又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等方面,推出20条措施,从根源上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让农民工兄弟吃上“定薪丸”。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世伟说,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要以即将召开的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通民生“堵点”、疏导民生“痛点”、治理民生“盲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拟招聘50余万人
下一篇:省厅召开全省养老保险工作座谈会

机构概况  |  业务直通车  |  联系电话   |  站内导航